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京津冀产业链这样“织网”

2023年11月30日

来源:北京商报

“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已由疏解存量向共谋增量转变。”11月29日上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党组书记、会长任鸿斌在2023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开幕式上表示,此次大会就是要充分展示京津冀三地产业优势和协同发展成效,打造聚合资源、凝聚共识、促进增长的重要平台,通过深入交流合作,在京津冀三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进程中,实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

2023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是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期间联合主办的,以“投资京津冀、共赢新时代”为主题,设置“1+6+N”活动总体架构,即“一场双链大会、六场产业专题推介、N场产业考察系列活动”,构筑京津冀面向全球招商推介与资源聚合平台。

据悉,此次大会共有来自京津冀及其他地区近4000人报名参与,近50家国际商会、外资企业代表,及京津冀之外的近400家企业现场参会。会上,达成了意向签约项目约152个,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

具体来看,签约项目覆盖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六大产业链条和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五大产业集群。项目投资方包括来自京津冀以及广东、江苏、上海等全国各地的企业。

其中,渤海中部1000MW海上风电、怀来极数云智能算力中心、京津电子化学品协同保供合作备忘录、中电建天津共享储能、环京预制菜智慧产业园等20个代表项目在现场签约,投资额共计220亿元。

在本次大会上还发布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应用场景》,结合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首批推出氢能全产业链、机器人+、自动驾驶规模化拓展、智慧港口和绿色交通、生物医药和医疗、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等八大类场景建设清单。

此外,16家行业协会代表单位共同见证了京津冀产业链“织网工程”的启动。未来,京津冀地区将以产业链“织网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引导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力量,完善建立政企间、企业间、行业间的链接服务网络。大会还举行了“投资京津冀·联合招商合作伙伴”授牌仪式,邀请来自普华永道、德勤等12家合作伙伴面向全球全国进行产业链补链招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京津冀。

作为被授牌的“投资京津冀·联合招商合作伙伴”之一、北京戴德梁行咨询有限公司北区政府业务负责人蔡扬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主要通过利用在全球的客户资源优势,向外推介整个京津冀的产业政策及营商环境的优势等,来帮助当地进行招商引资。“我们做的其实就是搭建织网和架起桥梁的工作。结合每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包括现有的产业基础、企业资源等,去补足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上的缺失,把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接起来。”

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会现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发布了《京津冀产业发展报告(2023)》。苏国斌系统回顾了过去九年京津冀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耦合、创新创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等多方面的协同成就,总结了京津冀产业协同特色,推出了产业协同发展的典型经验案例。

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03万亿元,是2014年的1.7倍,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天津、河北传统产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三地经济总量依然实现了较快增长。

区域产业结构方面,不断优化,驶入新轨道。据悉,九年来,三地工业经济向高质量转型跃升,2022年京津冀工业增加值突破2.5万亿元,是2014年的1.43倍,年均增长达到4.6%;软信服务业发展迅速,2022年区域收入全国占比达26.13%,总量规模位列三大经济圈首位。

创新创业发展方面,新型企业主体不断涌现。苏国斌介绍,以国家层面评定的三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例,2018年至今,京津冀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0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61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近8000家。

重大项目建设方面,龙头企业注入新动力。根据京津冀产业协同项目库数据,目前入库项目超2000个,总投资达1.3万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占比超五成,大体量项目牵引作用明显。从投资主体来看,航天科工、中国电科、中国中铁、中化、北汽、同仁堂、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央企、国企和知名企业联合发挥积极作用。

苏国斌表示,“京津冀产业协同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经验做法。主要包括以合作园区为载体的共建共管模式、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导的‘总部+基地’模式、以大数据产业为牵引的功能互补协同模式、以软信企业为主导的数智化赋能模式、以优化高精尖产业发展生态为导向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依托腾退土地空间的‘腾笼换鸟’六大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下一步深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形成经验”。

为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着力深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重点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对产业协同发展的牵引作用;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畅通创新成果协同转化和产业化渠道;优化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共同出台一批区域产业政策,加大人才、金融、土地、数据等要素供给,提升产业协同发展软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群六链五廊”新图景

在主题推介环节,大会发布了“五群六链五廊”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

五个产业集群分别是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将立足基础,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关键零部件替代率和区域经济贡献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六条产业链为氢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高端工业母机、生物医药、机器人产业链。

此外,五条产业廊道包括,京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廊道、京保石新能源装备产业廊道、京唐秦机器人产业廊道、京张承绿色算力和绿色能源产业廊道、京雄空天信息产业廊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会还首次发布了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六大跨区域产业链图谱,成为投资京津冀的指南针和导航图,助力构建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新体系。

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秘书长李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五群六链五廊”的新图景不仅是面向全国,也是面向全球发出的。“要促进京津冀之间的合作,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加强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和国内其他地区及国际的合作,要把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起来。”

“此次大会搭建了京津冀产业协同推介的新窗口和国内外共话合作发展的新平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来临之际,三地将继续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持续加强创新驱动引领,深化产业、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多领域务实合作,携手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动力源和增长极,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

主办: 建设运维: 综合事务中心

京1CP证12017809号-3|京公网安备110102000689-3号

Baidu
map